服务热线:
027-65529875
信息资讯
服务热线:
027-65529875
地址:武汉市珞瑜路高科大厦13楼(华中科技大学附近)
请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协会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信息资讯

湖北省重点地区上半年混凝土市场情况与相关工作建议

来源:本站  点击:556  时间:2024-08-13

 

 

 

第一部分:重点地区上半年市场基本情况

 

一、重点地区上半年产量完成情况

1.武汉市场:2024年1-6月份,武汉混凝土市场完成总方量为1213万方,同比下降2.5%(2023年1-6月份,武汉混凝土市场完成总方量为1244万方)。

市场名列前三的企业为:

中建商砼(135万方)

盛大长青(120万方)

华新商砼(96万方)

2.宜昌市场:2024年1-6月份,宜昌混凝土市场完成总方量为427万方,同比下降8.2%(2023年1-6月份,宜昌混凝土市场完成总方量为465万方)。

市场名列前三的企业为:

华新商砼(72万方,含市场站和工厂一体化站)

旭达商砼(25万方)

鑫大兴商砼(11万方)。

3.襄阳市场:2024年1-6月份,襄阳混凝土市场完成总方量为314万方,同比增长6.1%(2023年1-6月份,襄阳混凝土市场完成总方量为295万方)。

市场名列前三的企业为:

华新商砼(97万方,含市场站和工厂一体化站)

嘉众和商砼(32万方)

广捷商砼(16万方)。

二、重点地区上半年情况分析

1、产能严重过剩:去年年底统计的全省混凝土市场产能综合利用率只有18%左右。特别是武汉混凝土市场,总产量近三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为4761万方、2022年为3959万方,2023年为2997万方。对比武汉市场近200个搅拌站点,产能严重过剩。

2、行业集中度下降:2023年,武汉市场排名前三名的混凝土公司(中建商砼、盛大长青、鑫祥商砼)生产的混凝土量之和,占全市总量的比例为31.23%。2024年1-6月份,武汉市场排名前三名的混凝土公司(中建商砼、盛大长青、华新商砼)生产的混凝土量之和,占全市总量的比例为28.94%。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

对比南京混凝土市场,2024年1-6月份,南京市场完成总方量为1078万方,排名前三名的混凝土公司(中联建材、中建商砼、上海建工)生产的混凝土量之和,占全市总量的比例为59.58%。

3、行业普遍亏损:据了解的情况,目前武汉市场排名前三的中建商砼、盛大常青和华新商砼均反映1-6月份的净利润全部为负。其他各个区域调研的情况也基本类似。

4、市场乱象频现:一是低价竞争愈演愈烈。如武汉市场,C30混凝土价格在信息价基础上最低下浮42个点,与信息价的指导意义严重背离。某混凝土企业为抢占市场,爆出C30混凝土现金价218元。二是目前在市场严重下滑,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有部分企业采取租赁其他混凝土企业一条线进行生产,共用出租方的实验室设备(甚至有借用资质的情况),严重违反国家资质管理规定和省市相关行业文件管理要求。三是内部保护非常严重。如某地方国企有施工企业2023年年底的混凝土业务集采招标,中建商砼和华新商砼等企业都没有入围资格。四是绿色生产评价和绿色建材认证的价值没有体现。施工单位在招标时没有设置相关门槛,要求竞标混凝土企业必须达到绿色生产评价和绿色建材认证相关要求,导致市场呈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第二部分:关于规范市场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的思考与建议

 

一、关于抑制不合理低价

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地区的头部企业都是亏损的,整个行业几乎全军覆没。

超低价格带来的风险可能让所有相关方感到忧虑。除了生产厂家,需求方总包企业、监理方和政府工程质量管理部门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价格低到今天这个地步,除了供大于求的市场原因外,真正的始作俑者还是我们混凝土企业自己。大家心态各不相同:有的出于战略考虑,试图用低价挤走同行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有的为了完成上级业绩考核指标迫不得已打价格战;有的骑虎难下,为了企业不立即爆雷,饮鸩止渴也在所不惜。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希望以低价策略继续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企业还有,但相当多的头部企业希望有所改变。价格不能再继续降了,再降就没法做了,人心思变在全省行业内或已成为主流。

以关注产品和工程质量作为出发点,通过对高风险项目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抑制不合理低价行为,在别的地方、别的行业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很多重点混凝土行业为什么不行?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不愿为的原因可能有三:

一是头部企业思想不统一,有的还没有抑制恶意低价的强烈意愿和主观能动性。但就总体来说,去年这方面问题比较严重,今年在武汉、襄阳、十堰等地,情况已有很大改变。一些大的集团企业其经营策略已经从扩大产能抢滩布点为主,开始向提高盈利水平和加快款项回收转变。

二是某些地方主管部门积极性不够。虽然我们说这一套操作合情合法,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是份内事,但别人不做,我一个地方做了,会不会成出头鸟,招人嫉恨?这时候,头部企业主动表示出意愿非常重要。

三是一些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对成功心存疑虑,觉得很麻烦,很难搞,信心不足。可能大家坐在一起,好好交流一下就会改变。其实事虽难,但不做你怎么知道不会成功?前面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了,关键是要认识到此事情对企业和整个行业的重要性,然后下决心做。

对于故意扰乱市场的小企业,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它再不明白,查就是了。

如果大家决心做,得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头部企业,尤其是协会领导成员企业要坐下来,一起好好沟通,把思想统一。如果几个大佬没有想好,自己都不想拯救自己,就说什么都没有用

第二,地方主管部门要重视,要支持。这既是企业的事,也是关系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大事。宁波市住建局已经公开发文这么做了,我们规范进行,应该没有什么顾虑。需要协会和头部企业主动争取,主动汇报,这是前提。

第三,要有舍有得,不能既要价格合理,又不想牺牲自己的市场规模,老强调自己特殊、例外,既要又要还要是不可以的。

第四,要发挥协会的作用。只有协会才能把大家组织起来和主管部门协同互动。如果大家不支持、配合协会的工作,相关意见就难以提交和反映,工作也难以组织和开展。

但无论如何,在重点地区,因为头部企业思想不统一,这事没法搞。当前,只能在一些市场较小、企业数量不是很多的地区进行推动。对武汉等大城市来说,可能分区分片实施比较好,比如东湖高新这边就可以先行先试。

二、关于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反对拒绝霸王条款

关于推广使用示范合同文本,总体来说,小地方做得比大城市好。最大的困难是人心不齐。对某些企业来说,和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抵制甲方的格式化合同文本简直不可思议,甚至把响应总包企业的霸王条款当成自己的致胜市场的法宝。

当前比较好的是省里准备搞合同网签,对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应该有促进作用。同时建议,一是省主管部门对各地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的占比进行考核;二是在竣工验收时,对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的,放宽审查,与之相反,对使用非合同示范文本的,要应严格审查,包括款项支付情况等。

希望使用情况好的地方继续坚持,能为全省提供经验。

三、关于拒绝垫资提高收款比例

应该说,在市场的教育下,大家都认识到垫资的风险,很多企业宁可没活做,也不往火坑里跳。但也有企业,一是迫于指标压力,二是心存侥幸,还在继续接垫资或付款比例很低的项目,确有饮鸩止渴之嫌。

还有回收工程款,官司不仅难打,关键是排不上队,所以起诉也没有用。现在在央企内部,往往是人熟关系好的拿不到钱,倒是那些不管不顾的分包商问题还解决得好一些。

下一步,协会一是多组织一些交流;二是请一些高水平的律师讲课;三是如果需要,可以在法律资源方面组织一些团购。

四、关于省协会工作

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规范市场行为,加强行业自律:

一是推动省散预平台接入、合同示范文本使用、合同网签和优先使用通过绿色建材认证混凝土等控底政策的落地,达到有效压减产能的目的。

二是制度化地组织各地市行业互动交流,相互学习规范市场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共同营造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环境。

三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代表行业积极联系主管部门反映诉求,努力争取政策支持。

一些地方反映,当地非法厂站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希望本地协会写出调查报告,可以通过省协会向省主管部门转呈。